外卖行业近日上演令人瞠目结舌的促销奇观——某平台在部分地区推出"下单立减+返现"活动,用户购买指定套餐后实际到手价竟显示为"-4元"。这种"越吃越赚钱"的魔幻场景,标志着外卖平台间的补贴大战已突破价格底线,进入前所未有的"负价时代"。
记者实测发现,参与活动的25元卤肉饭套餐,在使用平台发放的35元专属优惠券后,系统自动生成"实付-10元"的订单。叠加支付平台提供的6元返现活动后,用户最终账户反而增加了4元余额。多位消费者在社交平台晒出截图调侃:"这年头叫外卖成了理财新方式""平台是不是把补贴金额的小数点标错了"。
这场离谱的价格战背后,实则隐藏着平台争夺下沉市场的深层战略。第三方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外卖行业用户增长率首次跌破3%,各大平台不得不通过极端促销激活存量市场。某平台运营主管私下透露:"我们现在每单平均补贴23元,是去年同期3倍。'负价订单'虽然亏损严重,但能快速提升市占率数据给投资人看。"
疯狂补贴正在扭曲正常的市场秩序。部分餐馆反映,平台强制要求参与高额满减活动,导致实际到手餐费不足成本的60%。"一份卖25元的套餐,扣除平台佣金和配送费后,我们到手才9块钱。"某川菜馆老板无奈表示,"现在全靠饮料和加购小食维持利润。"更有多地出现职业"薅羊毛"团队,利用虚拟手机号批量注册账号套取补贴。
业内人士预警,这种饮鸩止渴的竞争模式难以为继。去年主要外卖平台合计亏损超过180亿元,持续的"负价促销"可能引发更严重的资金链危机。市场监管部门已约谈相关企业,要求立即整改不正当价格行为。消费者权益专家也提醒,超低价外卖往往伴随食品安全风险提升,建议理性消费莫贪小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