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退休金超9000家中却垃圾成山_今日新xianshi
老人退休金超9000家中却垃圾成山 未知 2025-02-27 14:49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微信公众号】;
一推门,脚下全是废品,寸步难行;再抬头,眼前的杂物堆积成山,最高处快够到天花板……在居民小区里一些独居老人家中,一堆堆“垃圾山”不仅挤占着他们的生活空间,也重重压在了消防安全那根弦上。尤其是在天干物燥时节,逼仄空间里铺天盖地的可燃物,让人心惊胆战。
据了解,一些老人常年拾荒囤物的习惯,致使家中的“垃圾山”不断生长;而由此引发的消防隐患,也逐渐成为困扰社区治理的“老大难”问题。
拾荒囤物导致的消防隐患困扰着社区治理。
91岁老人思女囤物十多年
两室一厅无处下脚
李明兰(化名)老人今年91岁,没和儿孙同住,而是独居在朝阳区管庄乡管庄东里小区。推开老人家的房门,记者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不管是过道还是房间,两室一厅的地板上全堆着垃圾,看不到任何家具和生活的痕迹。
在一间屋内,床铺早已被废品掩埋,老人晚上就躺在杂物上睡觉。她平日也不动火做饭,而是去社区公益食堂就餐。记者看到,老人家中除了几盏电灯外,没有任何家用电器。
但在李明兰老人眼中,家里的废品杂物可不是垃圾。说起这些“宝贝”,她的言语中流露出依恋之情。“都是丫头的小玩意儿。”老人颤巍巍地解释,家中物品是女儿生前留下的物件,睹物思人,她舍不得扔。
“现在老人家中几乎都是废品,她和女儿的私人物品混杂其中,分不清了。”说起李明兰老人,管庄东里社区副书记毛迪无奈地摇摇头:“老人早年间就有拾荒的习惯,十几年前,与她朝夕相处的女儿突然离世,此后,老人囤积废品的问题就越发严重,算是一种精神寄托吧。”
记者了解到,李明兰老人每个月有9000多元的退休金,她囤积废品不为卖钱,结果东西越攒越多,从旧衣旧鞋到锅碗瓢盆,再到纸盒包装袋,五花八门,老人平日就在“垃圾山”爬上爬下,不仅气味扰民,更有消防隐患。
这些年,乡里、社区和消防部门工作人员已记不清上门劝解了多少次。毛迪说,每次上门清理,老人嘴里一直念叨:“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了,我不是不懂事的人。”然而,一旦真要动手清理,老人固执的一面就显露出来。
“清理出第一包废品的时候,老人还能忍受,再接着清理,老人就开始抹眼泪,激动时还给我们下跪。”朝阳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员伍勇面露难色道,“老人年纪大了,我们也怕老人精神受刺激,身体吃不消。”
拒绝清理
废品进家就是“私人物品”
想要搬走老人家中的“垃圾山”,面临一个尴尬的境地。
记者走访发现,此前,有的拾荒老人会把部分废品囤积在居民楼的公共楼道里。房山区人民法院法官朱乐说,我国消防法中有明确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占用、堵塞或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以及消防车通道。有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对个人处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罚款,经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强制执行,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因为楼道堆物不仅违法,还可能遭受处罚。于是,有些老人便将废品转移至家中,并以“私有财产”“个人物品”“勿闯私宅”等理由拒绝清理。这让对居民家中没有执法权的消防部门屡屡遭遇“闭门羹”。
帮助居民清理家中杂物时,消防部门常常遭拒。
朱乐说,如果居民在自己家中囤积废品杂物,产生环境污染或者安全隐患,影响周围邻居的正常生活、休息等情形,其他业主可要求其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恢复原状,赔偿损失。
然而,通过其他业主或物业打官司,来达到搬走“垃圾山”的目的,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和精力,并非一件易事。
探因
囤物背后是一种情感寄托
“在心理医学诊断中,有一种疾病叫作囤积障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学心理科副主任医师谢稚鹃介绍,这是一种以持续地难以丢弃物品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患者不顾物品的实际价值如何,而将其积攒在自己居住的地方,造成生活区域杂乱不堪,患者因此感到痛苦,但却无法控制。
研究发现,囤积障碍,独居者常见。
谢稚鹃说,囤积障碍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有遗传因素,研究发现,患者近亲属可能有类似的问题。还有生活环境的因素,比如患者在生活中经历了非常大的负面事件,用囤物来回避心理创伤。此外,还与患者本人的性格相关。目前囤积障碍分为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或者两者综合,治疗效果有限,且因人而异。”
囤积障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效果有限。
反复上门
柔性劝导打开心扉
记者采访中发现,目前一些街乡、社区和消防部门工作人员采取的正是“反复上门,柔性劝导”的工作方法。
伍勇为李明兰老人带来“逃生灭火四件套”。
在李明兰老人家门口,防火监督员伍勇和老人进行了推心置腹地聊天,从自己的当兵经历到家庭故乡,通过深入交流慢慢赢得老人信任,“我给您带来了‘逃生灭火四件套’,乡里还给您买了50多个储物箱,废品咱们清走,个人物品用箱子给您装起来,不然家里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目前,李明兰老人家中已整理干净,房屋内和楼道也做了全方位清洗和消毒。
清理之后的李明兰老人家。
记者手记:
如何预防,更值得思考
囤积在老人家中的“垃圾山”能搬走吗?
拾荒囤物老人的生活习惯、情感需求和生命安全孰轻孰重,答案似乎很明显。
采访中,记者很认同海淀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员顾涛的一句话,“尊重老人的生活习惯和情感需求,但安全底线不容突破。”
然而,回到现实,解决拾荒囤物问题却往往陷入两难境地,搬走一座座“垃圾山“,需要各方的耐心和恒心。
谢稚鹃建议,相关部门在关注关爱独居老人时,可以将对囤积障碍的干预前移。如果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陪伴,情况就会有所改善。
所以,废品杂物虽然清理干净了,如何预防此类问题,才是更值得思考的课题。不要等到积重难返,老人心中和家里的“垃圾山”已难以搬走。
北京晚报记者 张宇

美股市场已成“爆炸区”

2025-04-23

关税战之下 绥靖从来不是选项

2025-04-22

美股再遇“黑色星期一”

2025-04-22

上架即秒光 2600亿元大市场爆发

2025-04-21

著名经济学家等900人签署反关税宣

2025-04-20

外贸商家:美国客户仍在下千万大

2025-04-20

美联储强烈警告后 美股收盘大跌

2025-04-17

山姆放量超10万瓶平价茅台

2025-04-16

关税阴影下投资者正“逃离”美国

2025-04-16

浙商霸气回应700万美元订单被叫停

2025-04-16

美国进口订单开始断崖式暴跌

2025-04-15

特朗普否认豁免部分关税:只是转

2025-04-14

“对等关税”重创美国小企业

2025-04-14

夫妻领走1003万大奖:不会告诉孩子

2025-04-14

央视曝光“人人租”

2025-04-14

欧盟或取消中国产电动汽车反补贴

2025-04-12

金价暴涨创5年来最大涨幅

2025-04-10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水平上基本

2025-04-09

《哪吒2》全球票房破156亿

2025-04-09

《哪吒2》全球票房破156亿

2025-04-09

A股三大指数全线上涨 超4500股飘红

2025-04-09

美股暴跌 特朗普却在忙“创收”

2025-04-08

“中国版平准基金”横空出世

2025-04-08

反制美关税 中方准备了至少6个大

2025-04-08

A股绝地反击!沪指站上3100点

2025-04-08

“春日经济”点燃消费市场新活力

2025-04-08

“对等关税”让马斯克害怕了

2025-04-08

中国央行: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

2025-04-08

国债期货收盘全线上涨

2025-04-07

沪指尾盘小幅反弹 一度重回3100点

2025-04-07

中央汇金宣布增持:坚决维护市场

2025-04-07

全球股市巨震

2025-04-07

全球最富500人财富蒸发超5000亿美

2025-04-05

关税重压下苹果手机或成奢侈品

2025-04-04

金价再起飞

2025-04-03

男子卖一根金条赚13.7万

2025-04-02

张小泉集团及法人等被执行31.3亿

2025-04-02

国税总局:169名网络主播补税近9亿

2025-04-01

小米集团午后跌超4%

2025-04-01

持股近10年 美的彻底清仓了小米

2025-03-31

多地争发购房补贴 3孩家庭可补

2025-03-31

蓝莓价格大跳水

2025-03-30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2025-03-29

招商银行人均薪酬降至60万元以内

2025-03-26

苹果向浙大捐赠3000万

2025-03-26

95后知名游资被开近亿罚单?假

2025-03-25

钓鱼台国宾馆传出中国经济三大信

2025-03-23

天价离婚案女方分走4.1亿

2025-03-22

人形机器人降价 订单爆发式增长

2025-03-22

金价突然下跌

2025-03-22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