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这几件事不宜做

近日全国多地持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部分地区气温突破40℃。在这种极端天气下,某些日常行为可能暗藏致命风险。以下是气象学家与急诊科医生联合梳理的高温避坑清单。

编辑搜图

正午运动引发热射病危机

朝阳医院急诊数据显示,7月以来因晨跑、广场舞等户外活动导致的热射病患者增加240%。人体在35℃以上环境中剧烈运动时,核心体温每分钟可上升0.3℃,当超过40℃就会引发多器官衰竭。运动医学专家建议: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避免户外活动,可选择游泳等水中运动替代。

编辑搜图

冷热交替诱发血管意外

某外卖平台统计显示,高温天冰镇饮料订单量激增3倍,但友谊医院心内科接诊的急性心绞痛病例同步上升。骤饮4℃以下冷饮会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而从40℃户外直接进入20℃空调房更可能使血压瞬间波动30mmHg。正确做法是:饮用8-15℃温水,室内外温差控制在7℃以内。

汽车变隐形烤箱

实验证明,35℃气温下密闭车厢1小时,座椅温度可达78℃。北京儿童医院去年接诊的12例儿童车内窒息事件,均发生在父母"临时下车办事"的15分钟内。交警部门特别提醒:哪怕开着车窗,停车后车内温度也会在10分钟内超过外部气温。

特殊人群用药雷区

监测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高温天仍按冬季剂量服用利尿剂,中暑风险提高4倍。协和医院药学部指出:ACEI类降压药可能干扰汗腺调节,糖尿病患者使用磺脲类药物会加剧脱水。建议慢性病患者在高温季复诊调整用药方案。

气象专家强调,未来极端高温天气将更频繁出现。与其依赖临时应对,不如从现在开始培养"热健康"习惯:家中常备口服补液盐,手机设置温度预警提示,学习识别大汗淋漓转为无汗的危象信号。这些细微改变,可能成为救命的关键。

《热搜》最新头条新闻
  • 瞒着家人考北大男生:让妈妈拆通

      当其他考生焦急等待录取结果时,18岁的李铭早已悄悄登录北大招生系统确认了录取信息。这个来自山东小城的男孩,选择将......

    07-05来源:未知

  • 高温天气这几件事不宜做

      近日全国多地持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部分地区气温突破40℃。在这种极端天气下,某些日常行为可能暗藏致命风险。以下是......

    07-05来源:未知

  • 北京人要进化出鳃了

      近日,一则北京人因雾霾进化出呼吸鳃的帖子在社交平台疯传,配图中所谓颈部鳃状褶皱的特写照片引发热议。这场看似荒诞......

    07-05来源:未知

  • 山东舰抵港 男子无人机航拍被拘

      山东舰航母编队停靠青岛军港次日,一则警方通报掀起舆论波澜当地摄影爱好者王某操控无人机擅闯军事管制区航拍,被当场......

    07-05来源:未知

  • 这些“人民大会堂”门票是假的

      本文转自【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随着暑期到来,众多游客开启夏日旅行生活。位于首都北京的人民大会堂作为我国举行......

    07-05来源:未知

  • 超20万人熬夜看日本地震监测直播

      凌晨三点的直播间意外沸腾日本气象厅地震监测直播画面前,竟聚集着超过20万中国网友。这场跨越国界的数字守夜,将防灾......

    07-05来源:未知

返回列表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